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贞观年间的一天,唐太宗笑着问魏征:“你看近来政治怎么样?”
魏征回答说:“贞观初年,陛下主动引导人们进谏;几年之后,再遇到有人进谏也还能愉快接受;而近一二年来,则只能勉强接受一点意见,而且流露出了极大的不情愿。”
太宗听了有点吃惊,便向他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魏征顺势说道:“记得刚即位时,陛下要判元律师死罪,大臣孙伏伽进谏,认为按照法律不应该判死罪,陛下就把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的园子赏给了他。
大家都说皇上赏得太重了。
您说,‘即位以来,还没有人向朕进谏过,所以赏得特别重。
’这是您主动引导人们进谏。
后来,柳雄假冒在隋朝做官的资历,被主管部门检举,要判他死罪。
大理少卿戴胄说只应该判有期徒刑,他再三申述自己的主张,您终于同意赦免柳雄的死罪。
当时您还对戴胄说:‘只要像你这样坚持守法。
就不愁滥用刑罚了。
’这是您能够愉快地接受意见。”
略微停顿了一会儿,魏征又摆出第三条根据:“近来皇甫德上书,说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是严重剥削老百姓,妇女流行高髻是宫中传出来的,而陛下却恨恨地说:‘这人要使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取一文钱,宫女都没有头发,才称心满意呢?
’当时臣说‘臣子上书,若不激烈直率,就不会引起君主注意,虽然激烈直率近于毁谤。
’当时陛下虽听从臣的话,赏他绸缎了事,但心里总不舒服,这就是陛下难以接受意见了。”
太宗明白了,说道:“除了你,没有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一个人苦于自己不知道自己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是批评,而且是对圣上。
同样的话,说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氛下,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而把握良机,选择最佳地点、最佳时间、最佳气氛,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环境进行说辩,则能达到最佳效果。
魏征进谏批评太宗,就是趁太宗高兴和发问的时候,这时是接受劝谏的最佳时机。
于是魏征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向皇帝进谏,说服了皇帝,自己也免遭责难。
在别人不需要话语的时候,一两句他都会觉得罗嗦。
当别人迫切需要指点的时候,你说千句万句,他都嫌不够。
为此,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对方的需求,他们想听什么样的话,他们现在的忧虑在哪里,什么样的话能让他们感觉更好,什么样的话能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等等。
这些点如果找到,然后针对这些点组织语言,说话往往能够起到最大的效果。
很多时候话本身没有任何错,关键在于机会的把握和对谈话对象的把握。
对所有人,在任何场合都说千篇一律的话,反响肯定是不同的。
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时机组织语言,这是说话的大艺术。
对于那些根本就不愿意听说话的人,那就不要说什么,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过于聒噪,对于那些愿意听说话的人,也应该选择好的时机,说些应当时风景的话。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有些人很会说话,说得很是得体,但是很多时候都不如沉默的人。
因为巧言乱德,宁可显得笨拙,宁可显得沉默,也不要让人对你有所防范。
在历史上,有一个能够适时沉默的人,当他的兄长无端被杀的时候,他都没有争辩,隐忍生存,最后终于为他的兄长报了仇。
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小时候就愿干实事不尚虚夸,虽想出人头地,但从不露形色。
为此,他的哥哥刘縯很是瞧不起他。
诡异失踪的探险家,消失于大漠的古文明,引起无数怪谈的双鱼玉佩罗布泊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风云龙珠,拿帕的重生,见证一段传奇。贝吉塔的骄傲,弗利萨的邪恶,短笛的亦正亦邪,孙悟空的善良,新生的拿帕怎样搅出不一样的世界,更加精彩绚丽,尽在龙珠之拿帕迦斗...
作为一只重生奶萌娃,姜小宝这辈子最重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把亲娘送到亲爹身边,然后心安理得地为他爹分忧,顺理成章地给他爹尽孝。亲娘白眼你那是孝顺吗?你分明是馋他的银子!小宝表示银不银子的无所谓,主要想认个爹。溪水村带着个小拖油瓶的寡妇姜妙嫁给了权倾朝野的本朝第一大宦官肖彻。一个不会生,一个不用再生。亲爹骂她丢人现眼,亲妹为她拍案叫绝。后来,肖某人带兵造反登基为帝要立后,寡妇和小拖油瓶遭到百官诟病。肖某人慢条斯理,从背后将小拖油瓶拎出来,介绍一下,我儿子,亲生的。(本土男女主重生萌宝,一对一暖文。...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