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樊伉来舞阳县的目的并不是秘密,再加上樊伉压根就没想过隐瞒,时间一长,就连舞阳城里不知事的顽皮小儿都知道县里从京里来了一位专门来种田的年轻贵族。
大家嘴上不说,心理都很好奇。
种田谁还不会呀,这个贵族可真有点意思,汉中那么大片的田地不种,非要跑到舞阳县来。
樊伉家开了六千亩地,种麦子的时候要赶农时,收麦子的时候也要赶在下雨之前,将麦子抢收进仓,不然一场雨下来,麦子晒不干容易霉坏。
吕泽大约是算到樊伉快要收麦子了,没过两天又让人领着五百将士过来帮他收麦子。
樊伉正觉得收麦子人手不够,对于吕泽的善解人意简直喜出望外。
果然是大汉好舅舅啊!
五百人的首领依然是上次来过的乐都将军,皆自带口粮。
乐都到了之后,二话不说,领着人就下地,反正地也是他们开的,在哪儿都知道,都不用人带路。
秋收是第一要紧事,耽误不起,樊伉也不客气,分发了农具之后,便组织人秋收,只让刘婆他们预备晚食,好让劳作的人回来就能吃上一顿热饭。
胥珲还特地派来了一位书记官,来记录樊家麦子的产量。
张彦和吴征也乘着牛车来到樊家的地头上,只见大片大片的麦田里,麦穗都被饱满的麦粒压弯了腰,沉甸甸地垂了下来,远远望过去就像一片一望无垠的金色波浪一般。
“兴平侯家的麦子长得不错啊。”
吴征捋着胡须道。
张彦眯着眼睛不说话。
张氏也有良田万顷,以往都是种稷粟为多,今年有幸吃到了樊家做的面条和蒸饼之后,便对这种面食念念不忘,特地吩咐下去,家中也种一部分麦子。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他特地去自家的麦地里看过,很明显地他们家种的麦穗远远不如现在地里的这般粗壮,麦粒也不如这般饱满。
不用称,光用眼睛看他都能看得出来,自家的麦子产量绝不如樊家地里的。
难道兴平侯真有什么特殊的种地技巧?
这么看来,上次兴平侯提的那个什么梅菌液的买卖,要重新斟酌才行。
张彦陷入了沉思。
六千亩地,将近七百人,不分日夜地忙碌了十天方才将麦子全都割完拉回庄子里,这还是因为樊伉家里牛车足够用的情况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忙完。
樊伉觉得自己的运气真不错,收麦子的时候一直都是大晴天,等到麦子全部割完拉到庄子上,头前收回来的早就已经干了。
脱完粒上秤一称,嗬!
将近两万石粮。
六千亩地,两万石!
平均下来就是一亩地三石多。
前来记录樊家粮食产量的书记官都呆住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谁家麦子产量这么高的。
樊伉自己也觉得很满意,比他自己预估的还要好一点。
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仓里有粮,樊伉顿时放下了心,今年总算不用挨饿了,说不定还能接济他家阿翁或者舅舅一点。
韩王信叛乱,汉皇北征返京后,顺理成章地撤了韩王信的封国,划中都一带为代国,封其兄长刘仲为代王。
不过樊伉听吕媭说起过,汉皇的这位兄长就是个草包,贪生怕死又无能,大约刘邦也知道这点,虽然封了刘仲为代王,压根就没指望他这位兄长,另派了樊哙驻守代国。
太原郡刚经过战乱,樊伉估计樊哙的日子现在也不太好过,饿是饿不死,但肯定也吃不饱。
如果说这本书比其他书更好看些,那是因为作者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如果一个书虫没有读过这本书,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不安心。塞涅卡。让更新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充满着装逼与逗逼气息的本书,永远带着吸引力,欢迎推荐与订阅。赫胥黎本书是讲述一个心理医生在仙侠世界到处阴人的故事,十分变态。沁纸花青...
她被异母姐姐陷害,订婚之夜与陌生男子缠绵一夜,最终被父亲和取消婚约的未婚夫逼出国。五年后,她带着人小鬼大的儿子回国,儿子却小大人一般严肃说妈咪,我看到有个人长得很像我爹地,我会想办法找到他,让他和我一起保护妈咪吧!几天后,一个男人找上门来要做亲子鉴定,她不允许有人抢走儿子,拒绝了这个男人。谁知道儿子却擅作主张做了鉴定,还义正言辞说妈咪,爹地人帅腿长还有钱,再也没人敢欺负你了!最后霸道总裁将她锁在墙角,你是我的人,我当然不会让别人欺负你,因为,只有我才有这个权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他只服务女人,店长让他开展了一项新的业务,可以说,是所有男人的梦想,然而更让人惊喜的是...
公司里,拖厕所的勤务员陈飞,迎娶了公司冰山女总裁李青娥...
本书不讲中医,只谈西医。本书同样有未来的一个神奇的医生辅助系统。本书没有装了个系统便成专家的情节,也没有什么病都能治的设定,要成大神,主角的路非常漫长。这只是一个普通人得到了一个不普通的系统之后,成为一名优秀医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