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是两种不同的人。
这两类人凑在一起时,就会起一种很特别的分歧。
据说,人脖子上有一道纹路,旧时刽子手砍人,就从这里下刀,可以干净利索地切下脑袋。
出于职业习惯,刽子手遇到不认识的人,就要打量他脖子上的纹,想象这个活怎么来做;而被打量的人总是觉得不舒服。
我认为,对于敬业的刽子手,提倡出门时戴个墨镜是恰当的,但这已是题外之语。
想象几个刽子手在一起互相打量,虽然是很有趣的图景,但不大可能发生,因为谢天谢地,干这行的人绝不会有这么多。
我想用刽子手比喻喜欢并且想当哲人王的人,用被打量的人比喻不喜欢而且反对哲人王的人。
这个例子虽然有点不合适,但我也想不到更好的例子。
另外,我是写小说的,我的风格是黑色幽默,所以我不觉得举这个例子很不恰当。
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表示我对哲人王深恶痛绝,而是想说明一下“被打量着”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众所周知,哲人王降临人世,是要带来一套新的价值观、伦理准则和生活方式。
假如他来了的话,我就没有理由想象自己可以置身于事外。
这就意味着我要发生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要变成个什么,自己却一无所知。
如果说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恐怕就是这个。
因为这个缘故,知道有人想当哲人王,我就觉得自己被打量着。
我知道,这哲人王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他必须是品格高洁之士,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在此我举中国古代的哲人王为例——这只是为了举例方便,毫无影射之意——孔子是圣人,也很有学问。
夏礼、周礼他老人家都能言之。
但假如他来打量我,我就要抱怨说:甭管您会什么礼,千万别来打量我。
再举孟子为例,他老人家善养浩然之气,显然是品行高洁,但我也要抱怨道:您养正气是您的事,打量我干什么?这两位老人家的学养再好,总不能构成侵犯我的理由。
特别是,假如学养的目的是要打量人的话,我对这种学养的性质是很有看法的。
比方说,朱熹老夫子格物、致知,最后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为本人不姓朱,还可以免于被齐,被治和被平总是免不了的。
假如这个逻辑可以成立,生活就是很不安全的。
很可能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位我全然不认识的先生在努力地格、致,只要他功夫到家,不管我乐意不乐意,也不管他打算怎样下手,我都要被治和平,而且根本不知自己会被修理成什么模样。
就我所知,哲人王对人类的打算都在伦理道德方面。
倘若他能在物质生活方面替我们打算周到,我倒会更喜欢他。
假如能做到,他也不会被称为哲人王,而会被称为科学狂人。
实际上,自从有了真正的科学,科学家表现得非常本分。
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就是教人本分的学问,所以根本就没出过这种狂人。
至于中国的传统学术,我就不敢这么说。
起码我听到过一种说法,叫作“学而优则仕”
我以为你会是我的天使,谁知道你拿着恶魔的通行证。...
...
这一世,我为山贼,指尖即是江湖,眸中即是人生。...
她,竟然重生在了十年前。无论三教九流,还是各路牛鬼蛇神她都能巧舌如簧,应对自如。在朋友眼里她肆意娟狂在敌人眼里她邪佞狡猾在至亲眼里她乖巧懂事在他眼里相识,他清贵漠然,她退避三舍相知,他温柔狡诈,她视若挚友相爱,他化身暖叔,她白首不离。当她的光华绽放在众人眼前,众男人趋之若鹜之时,他把她揽在怀里,骄傲一笑她是爷的...
重回1908,只为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你可能会说这是痴心妄想,可我却将其称之为钢铁雄心...
某镖局的爆笑日常从不一本正经的讲故事系列第一季!超好玩的武侠轻小说!荣获青阳县王家村这本轻小说太他喵的厉害了大赏第一名!大燕移动唯一官方指定读物!花样卖萌委员会冠名赞助!同名OVA根本没有!!!另,新书天才魔法师与天然呆勇者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