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公孙瓒做为刘太守的旧属,要么就不要护送刘太守来京师,既然把自己架到大义的份上,送恩主来京师了,再闻得恩主要发配日南,然后自己不管不顾的回辽西,这还是人吗?这让世人怎么看公孙瓒?那前番相送来京师这段就白演了。
要说公孙瓒从辽西护送刘太守来洛阳,一是报恩,再就是顺便图个名。
希望大家夸赞他知恩图报,为人仗义。
但到了这里,他着实是被自己架着下不来台了。
他知道自己就算是死,也必须一路相送太守去日南,不然,自己的名声便彻底毁了,这样还不如死了算了呢。
所以公孙瓒在北芒山祭拜祖先,确实是真情实意,所以才哭得那么哀伤,不动真感情,能把围观看热闹的看哭?
公孙瓒心里大骂自己是个倒霉蛋,而表面却不得不慷慨悲歌的一脸凛然。
护送刘太守没多远,还没走出司隶校尉部呢,便有天子使者骑马追了上来,捧了黄绢当道赦免了刘太守的罪行。
这天子,真是反复无常啊!
这下好了,因祸得福。
公孙瓒和刘太守回京后,便回了辽西,被迅速的举为孝廉。
至于刘太守为什么会被赦免,是皇帝善心大发还是喜欢和百官们对着干,谁也不知道。
与此同时,刘备正与一票人谈天说地。
郑玄是个很开明的人。
门下徒众来去自由,他也不禁游学之风。
所以在郑玄门下读书,读着读着少了一批人,然后读着读着这一批人又出现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次是因为管宁、邴原几个游学归来,见了刘备便与之相谈竟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管宁当时便笑道:“吾游学在外,亦闻五郎之名,于是匆匆而返阳丘。
今日一见,五郎果然胸怀妙论,博雅高才,不负外郡美誉之称,今次吾又得一良友,快哉快哉!”
刘备也是很喜欢管宁和邴原,这两人,一肚子学问,却又待人谦和,如沐春风。
书上所谓的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容的不就是这两人吗?后来管宁也是这般做的,不做官,只治学问,到辽东避战乱后,向逃难的人讲解经书,施行教化,官府一直征辟都未受命,就这样平淡的过完了他的一生。
君子无欲则刚,管宁不是官员却深得百姓爱戴,做人做到这份了,也够完美的了。
然后众人便谈及天下人物。
刘备不好清谈,但品评人物的活动他还是喜欢参与的,因为这样可以了解天下名士的动态,方便于与他脑海中的记忆一一相佐证。
当然,他只听不说。
这次管宁和邴原还有华歆三哥俩是跑到颖川郡去了,他们是去拜见当地的大名士陈寔。
刘备脑海里过了一下,嗯,从东莱阳丘跑到豫州颖川,从山东跑到河南,这年月,你们也真是挺能跑的。
颖川不是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达两叔侄的故乡么?且听听且听听,刘备开始兴奋了。
管宁便开始说起此次游历的沿途风物和颖川名士,当先提及的自然是大名士陈寔。
陈寔是谁刘备真是不知道,两眼一摸黑,却不得不耐心听下去。
却听得管宁兴致勃勃的讲道:“陈公,与子陈元方、陈季方号称三君;又昔与同郡荀公季和、钟公季明、韩公仲黄合称颖川四长。
实乃是道德之士,品节清高之人,足为我辈之模范也。”
在座许多人听也,也纷纷点头称是。
刘备心急了,喂喂喂,你们说的这些人都是谁啊?没办法,这年代不能指名道姓的,这是不尊重,所以都呼字,刘备未到冠礼的年纪,大家也不喊他刘备,只是喊五郎。
一夕之间虫灾天降,身为没有无敌异能没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对鲜血和死亡,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该何去何从?(新书白垩纪禁区已上传,求收藏推荐支援!)...
修习帝皇破天录的桃花浪子游荡世间,被封印在巨石中千年,脱困后,身体败破肢碎,附身于一个纯情的少年身上,开始了现代都市的美好生活。当浪荡与纯情相融,何人可挡他无敌的魅力,千年封印,只是他宿命中的一段历程,在他的身上,肩负着一抹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一刻,财富,权力,美人,任由他取之!...
买断作品,质量保证不能修炼天地元气的废柴少年,得到冥界至宝冥塔!至此开启冥塔,受至尊冥气灌体,从此走上了一条修炼冥气的道路!元气代表着柔和生机,冥气代表着阴冷死亡。何方背道而驰,开启冥塔获无上冥界至宝,成就一代冥界之主!各位大大,如果您感觉好,收藏,撒花。争取把咱这本书顶上去。牛仔的书友群41640819最近读者很活跃,提前弄一个吧,要不交流起来费劲。...
十八岁前,她是人人艳羡的季家小公主季晴桑。十八岁后,她是牧城人人喊打的坏女人。原以为,十八年来对她爱护有加的哥哥是真心待她,却未想到他和未婚妻合伙害死她的母亲让她坐牢。消失三年,季晴桑以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影后身份回归,却还是逃不过被他禁锢的命运。...
骗我,欺我,辱我,三年后,全部双倍偿还!!!这是一则青春热血的故事,三年前我是一个三无小屌丝,三年后我是称霸一方的超级大亨!...
一个无人问津的孤儿,因为坠山而改变了一生。为了寻找仙女师父的下落,进入苏家大院,做一个小人物。然而小人物却有着大能耐,看他如何风云变幻,震惊整个世界。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小家丁,逆袭人生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