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也许变成了一束鲜花,也许变成了一堆狗屎。
但我还是希望能变成一只鸟,变成一只在莱因河边漫步的野鸭子也行。
想不到波恩城里也有麻雀,它们的模样跟中国麻雀没有什么区别。
在一家咖啡馆的招牌上,有一个堂皇的麻雀巢,很低,抬手就可摸到。
据说招牌上的字母拼起来就是贝多芬,麻雀就在贝多芬的头上生儿育女,拉屎撒尿。
麻雀在中国可是遭过大难的,一声令下,枪打、网罗、敲锣打鼓吓唬,差不多灭了它们的种。
一个庞大的国家、好几亿人口,联合起来对付一种小鸟,这行为既荒诞又好玩,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
我看过一个资料,写几个科学家联合起来给毛泽东写信营救麻雀的事,才知道这灭麻雀的事不简单。
没有50年代的除四害灭麻雀,大概也就不会有60年代的破四旧搞文化大革命,很可能也就没有需要粉碎的四人帮。
要把四个人粉碎了,尽管是坏人,想来也可怕。
我还看过一个挺有名的作家写的一篇童话小说,写一个麻雀之家,两个老麻雀,两个小麻雀,在灭绝麻雀运动中的悲惨遭遇。
两个小麻雀,一个被弹弓打死了,一个飞不动掉下来被活捉了。
男老麻雀撞到高压线上碰死了,剩下女老麻雀,好不容易逃回自家的窝。
夜里,它躲在窝里哭,一道强光she进来,它被一个小孩子给活活捏死了。
那作家写了这小说配合运动,但他并不了解这场运动的真正意义。
马在德国跟狗在德国一样,早已由生产资料变成了玩物。
马的辉煌时代在德国已经结束‐‐其实在中国也快要结束了。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人类的文明史里搀杂了许多的马粪和狗屎。
马曾经是人类多么重要的帮手,但现在一点也不重要了。
我当时想起了《静静的顿河》,想起了肖洛霍夫对马的精彩描写。
他写到婀克西妮娅临死前骑的那匹马有一个坏习惯:喜欢低头啃骑马人的膝盖。
这匹马多么有性格呀。
现在我又想起了《马语者》这本畅销书,一看就是个不懂马的人写的。
我曾应该书责编之邀,写过一篇促销文章,里边只有一句话是满意的:其实,人类从来不敢正视马的湛蓝的眼睛。
我在德国只见过一次马,那是在斯图加特郊外一个牧场里。
马的主人是个红脸膛的大汉,浑身散发着令我感到亲切的马粪气味。
据说他极善马术,曾在大型的赛马会上获得过金牌。
大汉有一位娇小的妻子,穿着牛仔裤,很干练,不用说也是个马上的健女。
他还有一个在城里读幼儿园的儿子,还有一个像布娃娃那般大的精致女儿,还有一个忙前忙后的老母亲。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们进了主人的马厩,看到了几匹胖得油光满臀的高头大马。
还有一匹让我感到大吃一惊的小马。
它比一只绵羊大不了多少,但它不是马驹。
我们的翻译说这是袖珍马,长不大的。
这是马吗?我真难过。
这是什么人培育出来的马种呀!
主人派人进城把他的儿子接回来了,为了给我们表演马术。
小男孩换上了全套的马术服,从厩里牵出了那匹袖珍小马,熟练地给它备好鞍鞯。
我们都知道,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类生活的群体有群体的地方,就会出现纷争有纷争的时候,积累时间长了就是战争。大战在即,第五次世界大战资源战争,让世界陷入了一片充斥着死亡硝烟血腥尘埃之中。世界如同一座巨大的烤炉,人类就是这烤炉上的肉,灰尘硝烟如同烤肉上的调料,最后等待着的,无意就是死亡。在无数的国家火拼之时,他们却忘记,有些时候,最后的胜利源于两个字团结。北美大陆上,如同鬼魅一般突然...
我当时生无所恋,回到了山谷。有一次在雨中练刀,忽然被一道雷电打中,然后,就变成了这样,有生无灭,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我也算称得上是古往今来第一支人体避雷针了。淡淡的语调中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一个中国人在日本觉醒的故事本书第一第二章是过渡章节,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本书的话请忍痛看下去。如果看到第十章你还是看不下去的话。那我很抱歉地告诉你,这本书也许真的不适合你。但请不要骂我哈日或汉,因为两者的技术含量太高,兄弟我担当不起。如果你骂了,那表示你没有看懂这本书。...
浴血奋战,山林归隐,胡良下山,成了故人之女的监护人,还要兼职保护一大票美女生活忙的不亦乐乎!...
父母双亡,却被亲叔叔卖到柳家当了倒插门的女婿。一个契机,打开瞳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闯出一片天地!...
一些软绵绵的短篇小说合集,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支持。...
一代妖孽战医叶洛,受杀手之王临终托女隐居都市。本想安稳过日子的他,却不经意间被美女包围,娇俏护士,火爆女警,富家千金,冷傲总裁,当红女星…一个个闯进他的生活,搅乱了他的平静。叶洛叹息装逼泡妞我早已厌倦,只想做个平凡人,你们何必逼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