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郑和公园位于昆阳月山郑和故里,踏上一级级大理石台阶,跨过雕梁画栋的牌楼,二百余亩林园中,松林青翠,柏林技繁叶茂,果林郁郁葱葱。
爬上以巨船形为底,建成三层的望海楼,其中陈列郑和像、郑和航海图、福建《天妃应灵之碑》及有关史籍等文物,登上这座“楼船“,五百里滇池浩淼烟波,尽收眼底,睹物思故,怀念郑和的感情油然而生。
第二次下西洋
公元1407年—1409年(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
公元1407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
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
于公元1407年(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
)
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摹本
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
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
。
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公元1409年十月(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公元1411年7月6日(永乐九年六月十六)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公元1413年11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
公元1415年11月(永乐十三年十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
(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公元1417年6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公元1419年8月8日(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公元1421年3月3日(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
,中道返回,公元1422年9月2日(明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国。
郑和船队模型
公元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调整了其父的扩张政策,对内采取措施减轻民困,对外进行战略收缩。
当时由于营建北京、连年北征,致使军民疲敝、财政紧张,夏元吉劝说他停罢下西洋。
第七次下西洋
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朱瞻基因弃交趾导致明朝失去了控制南海的地理优势诸海外藩国多不来朝,为了挽回地缘地震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派遣年老体衰的郑和出使诸国,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公元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潜龙蛰伏,一朝惊起。财神魔帝,豪婿唯尊。...
紫凰棺 ,让望龙山洛古剑派最卑微弟子开启几世记忆。 一句承诺,帮他开启修真大门,至尊灵叶,助他改善体质踏上修真之路。 另有目的收徒,改变了他的地位,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逃离魔爪,发现天坤神器,成功联系器灵。 自强不息,一人杀出强者神话,厚德载物,名扬四海下自成蹊 手握残缺的天坤,灵魂多变的卑微小子,开启了逆天的妖孽之路! (修炼等级观气境纳气境筑气境驭气境气丹境气婴境气元境气空境气鼎境。) VIP书友群号251134850(老作者,完本保证!)...
穿越玄幻版中国古代,成为阉党一小太监。坐拥梦境系统逆天崛起,称霸阉党泡皇后。名门正派的英雄大侠们,你们的末日到了!...
陆兵,三栖特种兵军官,意外回到大明嘉靖年间的浙东沿海地区杀倭抗敌,平定内乱,在功成名就之际,却不幸卷入宦海争斗,遭遇灭顶之灾,凭借着冷静的头脑和众多好友相助,时来运转,最终成为锦衣之王的传奇故事。...
...
莫名转世来到熟悉又陌生的此世。年少时的一场侵略,演绎一幕残酷的戏剧。突然开始转动的悲伤的宿命。踏上遥未可知的任务旅途。世间种种,牵扯羁绊。注定孤独地前方,飞扬着生命绽开的心灵之花。饮进鲜血与烈酒的赤红。生与死的破碎,枯骨上的罪孽。命运的尽头疯狂嚎叫着崩裂。黎明救赎的钟声回荡敲响。漫长的祭礼终将结束。---章之后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