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阿尔伯特本人在对待克里米亚战争上的态度与帕麦斯顿却是一致的。
1853年10月,俄土战争爆发,11月俄军击溃锡诺普港的土耳其舰队,引起了英法极大的不满,1854年3月,在阿尔伯特的支持下,英王宣布对俄作战。
对俄宣战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人们这才发现他们误解了阿尔伯特,人们对阿尔伯特的爱国之心深表敬佩。
更为称心的是,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在第二年即罢免了在战争中表现不力的阿伯顿勋爵而重新启用帕麦斯顿勋爵,帕麦斯顿替代了阿伯顿做了英国的首相。
一切又朝着向女王夫妇有利的方向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给克里米亚地区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给维多利亚女王带来的却是种种新的令人高兴的体验,她有更多的机会在各种场合露脸,一展作为帝王之尊严。
去教堂祈祷战争的胜利,接见各国因战争问题而频繁派来的特使,在各种有关战争的公文中签名,自我体味一番作为英国代表之自豪的滋味,特别是给战争中的&ldo;英雄们&rdo;颁奖更令她激动不已。
她将自己的热情、赞美、怜悯与爱倾注在那些&ldo;亲爱的战士&rdo;身上,她写信给比利时国王说,这是些&ldo;多么高尚的人啊!
说真的,我觉得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心为他们而跳动,犹如是我的至爱亲朋。
他们是那样感动,那样兴奋,我听到很多人哭了‐‐他们竟不愿听从交出勋章以便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到上面的指示,为的是害怕将得不到由我放进他们手中的那同一枚勋章,这情景真令人感动。
还有几个人来时带着重伤。
&rdo;维多利亚被战士们对她的狂热的崇拜所陶醉了。
阿尔伯特却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荣耀,他考虑的是如何不懈地工作,以将战争一步一步导向胜利。
文件、公文、备忘录,从他那里源源不绝地发出来,对战争的分析与评论也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
战争期间,他就东方问题发表的评议填满了50册对开本。
他的忠告与建议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招募一支外籍军团,在马耳他建一个兵站,对塞巴斯特堡驻军的情况设定期汇报和表格说明,甚至在一份十分详尽的备忘录中他还勾勒出了对整个军队管理进行根本改革的轮廓……当同盟国胜利在望而阿伯顿勋爵却打算开始和谈的关键时刻,他对阿伯顿进行了充满火药味的攻击并很快鼓励女王罢免了他。
女王夫妇经常骑马四处阅兵,鼓舞士气,作最后冲刺。
1856年,塞巴斯特堡终于被攻下来了,正在巴莫罗的阿尔伯特在消息传来的几分钟内和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全体绅士们、仆从及全体村民‐‐守望者、仆佣、工匠一起出动,游行庆贺,篝火燃起来了,风笛也吹奏起来了,还有排枪齐鸣。
正因为如此,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使英国人感到了自豪而他们也开始心甘情愿把功劳算在女王夫妇的账下,面对欢腾的民众,维多利亚心中涌动着成功的莫大喜悦。
应当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实质上是英帝国主义殖民战争的又一次得逞。
在这场罪恶的战争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维多利亚夫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由于这场战争对于英国国民来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它在国内得到了几乎一致的拥护。
这也是19世纪英帝国主义全球殖民政策在国内所得到的一致态度。
1882年9月12日,恩格斯在回答考茨基的询问时曾经指出:&ldo;您问我:英国工人对殖民政策的想法如何?这和他们对一般政策的想法一样:和资产者对它的想法一样。
……工人十分安然地同他们共享英国的殖民地垄断权和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权。
&rdo;这也是本书在写到一系列以维多利亚为首的英殖民侵略事件时很少写到她在国内受到的抵制甚至还更多地着眼于这些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如何促长了维多利亚在国内的威望与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世身为孤儿,在末法时代修习鬼道真解却为恶鬼反噬,就此殒命。重生修仙界,胡冬寒抱着自家童养媳的大腿进了邪道阴魂宗,成了一名普通的外门弟子,高高仰望着自家的童养媳。于是,胡冬寒一面修行鬼道真解,一面发誓一定要推倒你!...
...
人家穿越最不济也是个豪门庶女,可她倒好,穿越过来就喜当娘。她倒是不怕,她厨艺高超,可以致富发家。可是那位主动上门的大帅哥,你怎么回事?...
天地生咒印,化而可行之。咒印相合,可行搬山倒海之举,可行隔空杀人之术。更有能者,上可裂天穹,下可煮沧海。一个魔道头目到仙派大弟子,顾非终究有了属于他的咒印术。...
妈怀胎七月被爸活活打死,未足月的我被从我妈的尸体中剖出,阴人生,命犯阴煞,是爷爷的孽种...
身家亿万?权倾天下?绝色无双?爪牙无数?我只一剑,何人可挡!我只一剑,天下可去!我只一剑,便是永恒!只要心中有剑,挥剑斩下去就是!唯我,神剑永恒!--------已经完本仙傲,唯我巅峰,无上降临,红顶位面商人,一书一世界,一沙一天地,每本都有自己的精彩!vip读者群100485025,vip全订群24124...